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查看: 9743|回复: 27

一个小型设计公司“关于BIM技术在设计公司应用的可行性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2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BIM技术在XXX设计公司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前言 以“XXX设计公司”的现状为基础,探讨在中、小型民用设计院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摸索出设计院应用BIM技术的发展模式。
第一章 应用BIM的必要性——二维图纸表达的弊病
1.1        图纸表达能力的差距
1.2        平、立、剖面、大样图分别绘制的出错率
1.3        专业配合中无法避免的矛盾
1.4        施工过程中必定产生的经济损失
1.5        不可见的人力成本浪费
1.6        设计师的不稳定性
第二章        BIM的回答
2.1        三维模型的直观表达
2.2        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施工图纸
2.3        用软件代替专业配合
2.4        可以看到的虚拟建筑
2.5        人力资源的再分配
2.6        让设计师无图纸可绘
第三章        BIM与现有生产模式的兼容性
3.1        三个设计公司的BIM发展状况调研
3.2        BIM在设计院应用比较适合的切入点
3.3        去发现不可见的产值
3.4        以科研的方式去发展
3.5        设计师用激情去选择成功与失败
第四章        应用BIM技术的计划
4.1        先行者的小团队
4.2        以点带面的普及方式
4.3        更高层次的BIM技术应用
4.4        新生产模式、新公司结构、新人力资源
4.5        从设计衍生的增值服务——新的盈利方向


该贴已经同步到 pxiangy的微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8: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xiangy 于 2011-12-22 10:47 编辑

第三章  BIM与现有生产模式的兼容性

3.1     三个设计公司的BIM发展状况调研
a.       一家国有大型设计院:
两个bim设计团队确定参加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举办的2011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
成立BIM工作的专门组织,并提出了BIM技术推进委员会建议名单、推进BIM技术工作委员会建议名单、BIM中心负责人建议名单。
邀请欧特克资深BIM专家、东经天元软件公司总经理汪逸先生作了题为“BIM对设计企业的价值”的讲座。
举办院内“第一届BIM设计大赛”。
b.       一家民营顶级设计公司
2011年初计划成立BIM小组,探索实际工程中的BIM应用,但是现在还未启动。
c.       一个小的景观公司
全BIM景观设计,实施一年多,已能完全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3.2     BIM在设计院应用比较适合的切入点
BIM的应用一定要和设计业务结合,并真正的成为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一个额外的工作或辅助工具。应用的过程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那么在应用工程的选择上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       建筑造型简单,有利于提高建模速度。
b.       重复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c.       技术成熟度高,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d.       甲方对投资成本要求高,有利于提高甲方对设计方的认可度。
根据以上特点,建议从普通住宅类工程入手,探索BIM应用的模式。

3.3     去发现不可见的产值
从BIM的工作模式中可以看到,未来住宅设计团队的构成是:有经验的设计师(少数)+年轻的BIM绘图员(大量)。人力成本会低于现在的团队构成,变相的增加了人均产值。

3.4     以科研的方式去发展
BIM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具体的发展模式还处于探讨中,在设计院的应用还需要一个研究的过程。应该以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去摸索,多方论证,不可盲目实施,只有在小范围内应用成功后才可考虑推广的想法。

3.5     设计师用激情去选择成功与失败
BIM的探索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也许成功,更大的可能是失败,然后重头再来。这需要对BIM充满激情的设计师来参与,并且能保持住这种激情,对BIM的成功充满信心。因此,在初期的BIM团队人选上要考虑全面。

第四章  应用BIM技术的计划

4.1     先行者的小团队
从现有的设计人员中,挑选合适的人员成立BIM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探讨BIM的应用模式,并结合实际工程摸索可行的实施方案。

4.2     以点带面的普及方式
利用兴趣小组的研究成果,向全体员工普及BIM的应用知识,工作流程。以推动BIM的普及应用。

4.3     更高层次的BIM技术应用
BIM普及应用后,可以考虑利用BIM技术在项目初期进行更多的分析模拟,对高端公共建筑可进行更丰富的设计表达,增加了设计市场竞争力。

4.4     新生产模式、新公司结构、新人力资源
BIM技术是代替CAD技术的一次变革,当广泛应用时,必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流程配套,从而产生了新的生产模式。生产模式的变革带动了公司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体系的变更,这是不可避免要出现的。

4.5     从设计衍生的增值服务——新的盈利方向
设计院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工作,只是BIM系统的一部分内容。由于 BIM 技术需要专业团队(包括 BIM 咨询师和 BIM 工程师)来付出额外的劳动来为业主服务,因此 BIM 合同就成为设计企业新的赢利点。利用掌握的 BIM 技术、流程和信息,设计企业更容易往项目咨询管理方向延伸。
利用 BIM 独特功能创造新的盈利模式,为甲方创造全新的价值,如原来二维图纸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持续分析、 LEED 认证分析、项目模型的错漏碰缺检查、招投标信息提供、四维模拟、运营模型数据提供等。这都是可预期的设计院增值服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22: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本人编制的一个刚要,大家有兴趣的话谈论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07: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此微博:内容先不说。但支持。

来自 KinkaiChang 的新浪微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8: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xiangy 于 2011-12-22 09:47 编辑

前言 以“XXX设计公司”的现状为基础,探讨在中、小型民用设计院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摸索出设计院应用BIM技术的发展模式。

第一章 应用BIM的必要性——二维图纸表达的弊病

1.1     图纸表达能力的差距
现在的施工图都是设计(师)人员用各种CAD专业软件绘制完成,图纸表达的是否正确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态度。有经验的、工作认真负责的、思路清晰的设计者完成的产品,就很容易看懂,也就是常说的“图纸表达的很好”,反之就会出现设计者自己画的图,自己都要想一想才能看懂的现象。很多管理者无法弄明白的就是,为什么一样的工作,不同的员工做出来的图差距会这么大,最后只能归结到工作态度和经验的问题。
究其原因,是二维图纸表达方式的问题。现有设计者的工作是用二维的图纸去描绘一个三维的建筑物,设计者要在大脑里虚拟一个三维的建筑物,然后从建筑物的不同方向去绘制二维的视图,还要保证各个二维视图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正确的。这不仅对个人能力是一种要求,对设计者的制图经验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设计者在绘图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是,“要怎么画才能让施工人员明白我的意思”,“这么画对吗?!”等问题,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设计者可以停下来思考下如何表达;时间紧的话,那就是交给校对、审核去处理了,先把图画完再说。

1.2     平、立、剖面、大样图分别绘制的出错率
前面已经说过了,各种图纸都是参照设计者大脑里面的虚拟三维建筑物来绘制的,这就有了一个前提,设计者必须能想像出来这个建筑物是什么样的才行,包括一些细节性的部位都要想像清楚,否则画出来的图就是错的。当各种平、立、剖面、大样图都绘制出来以后,还要进行互相对照正确,否则还是错的。这还是正常流程下的情况。我们现在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设计过程中的修改,这对设计者来说是灾难一样的事情。由于平、立、剖面、大样图这几种图纸是有关联的,当其中一种图纸修改了以后,设计者要去把其他几种图纸中与其有关联的地方全部修改一遍,大大的增加了出错的几率。为了保证图纸的质量,就需要设计者或者其他人多次的去检查图纸,来降低出错率。

1.3     专业配合中无法避免的矛盾
可以说,能看懂所有专业图纸的人,是极少数的,是各个设计院中出色的设计总负责人。那么当普通设计者为了一个工程进行专业之间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看不懂其他专业图纸的情况,要想弄懂只能去问相关设计人,找不到人的时候只能自己凭经验去猜。对错与否只有天知道。当图纸出来会签的时候,仔细的话就会发现专业衔接的错误,粗心的话只能在施工现场发现了。
这里还要重点提到机电专业标高打架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出现在每个工程当中。现在的中、小型设计院中,基本没有“管道综合”这个岗位,一方面是这种人不好定位,另一方面也是人力成本的问题,所以只能靠机电专业内部协调。现在的管道综合方式,设计之初各专业之间大致定一个标高,最后出图的时候大家再互相看一下,不可能仔细的去对照每个位置的管道标高是否有碰撞的情况。剩下的都是靠施工现场去协调了。

1.4     施工过程中必定产生的经济损失
前面从三个方面表达了一个问题——设计院的图纸肯定是有错误存在的,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如何去发现并解决掉这些图纸上的错误,从而避免产生经济损失。但往往这种因为图纸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来分析下原因:
首先,现在的施工人员都是按图施工,设计院的图纸怎么画的,我就怎么做。负责任的施工单位会通过看图来发现错误,然后去设计院联系修改图纸,但是经常是施工人员在等设计院的修改图,产生多余的施工人员劳务成本。或者施工单位没有发现图纸上的错误,按图施工,做好了以后才发现问题。然后停工找设计院处理问题,拆除错误的部分,按新的修改图纸重新施工。
第二,施工过程中,建设方发现设计师图纸与自己的要求不一致,只好停工,增加修改设计费修改图纸,发生经济损失。
第三,图纸错误已经施工完毕了,只好将错就错,最后影响使用或者销售,造成使用或销售的成本增加。

1.5     不可见的人力成本浪费
设计师检查自己绘制的平、立、剖面、大样图是否关联正确;校对人、审核人校审图纸正确与否;专业配合中提资不准确造成的反复;会签时发现碰撞的图纸修改;施工现场发现问题的设计变更;修改设计的任务量,等等这些都是人力成本的增加。

1.6     设计师的不稳定性
现在评价一个设计师的能力,基本上是以施工图中出错率的高低为准。当他自己的图纸能满足要求时,还要去检查其他人的图纸是否达标,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完全是空中楼阁。当他厌倦了这种工作方式时,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对自己要求低的人会变得懈怠,对自己要求高的人,会去换一个更好的设计院或者其他行业,这就是设计师的不稳定性。

第二章  BIM的回答
让我们来看看BIM怎么回答第一章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2.1     三维模型的直观表达
BIM采用直接的三维可视化设计,取代设计师在大脑中虚拟建筑物的过程。能够让更多的普通设计人员看懂它,无论有经验与否。

2.2     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施工图纸
BIM模型建立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基本上也完成了,平、立、剖面、大样图是自动生成的,以计算机代替人工绘制。修改时可做到“一处修改,处处更新”,大大降低了图纸的出错率。

2.3     看得见的冲突
通过精确实现建筑外观的可视化来支持更好的沟通,抛弃了以往使用二维图纸的习惯,直接在三维模型中进行讨论。通过三维剖切视图,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各专业之间发生的冲突。通过剖面框或快速生成剖面,使得建筑外部和内部的每一个细节均能够得到清晰的呈现,所有冲突点一目了然。通过碰撞检查软件,不会遗漏任何一个碰撞点,轻松提高设计质量

2.4     可以预览的建筑施工过程
BIM三维模型可以让没有专业知识的施工人员完全看懂,可以参照模型来施工。如果给三维模型增加时间维度,那就是4D施工模拟,使施工过程完全可见,避免了由于设计图纸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

2.5     人力资源的再分配
BIM的应用不仅使得设计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设计质量的把控也变得更加简单直观,这就使得BIM制图员的出现成为可能。在团队分工上,由有经验的设计师带着年轻的制图员工作。有经验的设计师则可以充分发挥行业经验丰富的优势,专注于设计,而不是重复的绘图工作。此外,BIM制图员的出现也有可能促进设计绘图外包业务的发展。这样也将使得设计院的团队结构发生变化,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承接业务的能力大大加强。

2.6     让设计师无图纸可绘
在以往的设计模式中,方案设计和扩初,以及施工图设计之间相对独立。而应用BIM技术之后,模型创建完成后自动生成平立剖面及大样详图,许多工作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已经完成。设计师全程介入方案设计,设计表现,文本制作,扩初设计及施工图深化设计等各项工作,回归真正的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8: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太长了也不行。。。。郁闷

点评

的确 会减少阅读者的兴趣 如果能用红色字体等显眼标志出主干 效果会好很多  发表于 2011-12-22 0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08: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pxiangy 发表于 2011-12-22 08:04
文章太长了也不行。。。。郁闷

呵呵  辛苦楼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0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开下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0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1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需要对BIM充满激情的设计师来参与,并且能保持住这种激情,对BIM的成功充满信心。”
像我这种心里没底的人,误打误撞开始接触BIM,是不是件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