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21|回复: 0

住建部副部长: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建筑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8 09: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增量成本低的节能潜力股

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不仅可以把建筑节能总体目标限制在10亿吨标准煤以内,甚至可能会低于8亿吨标准煤。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节水节材从而降低工业能耗。

从目前各省已有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来看,江苏打头阵,广东紧随其后,广东省的绿色建筑中有70%是深圳的项目。前十位的省市还有上海、浙江、天津、北京、河北、四川、湖北、山东,这些省市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努力值得称道。而其他省区市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体来看,绿色建筑的面积每年增长都较快,尤其是2011年以来加速明显。

绿色建筑可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而节地、节水、节材也间接实现了节能,目前,全社会都已普遍了解绿色建筑的重要作用,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已经明确,相关奖励政策已经出台。在这种形势下,行动起来,扎实推进就成了关键。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这种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机构形式,可应对全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时期绿色建筑评价数量的急剧增加、评价专业队伍的快速建设的局面,并为保持发展步调的基本一致打下了基础。

通过对已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几十个项目进行测算,如果每年新增绿色建筑300个,“十二五”期间将节约25.5亿度电,相当于煤87.6万吨,减排CO2229.8万吨,节约增量成本低的节能潜力股
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不仅可以把建筑节能总体目标限制在10亿吨标准煤以内,甚至可能会低于8亿吨标准煤。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节水节材从而降低工业能耗。
从目前各省已有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来看,江苏打头阵,广东紧随其后,广东省的绿色建筑中有70%是深圳的项目。前十位的省市还有上海、浙江、天津、北京、河北、四川、湖北、山东,这些省市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努力值得称道。而其他省区市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体来看,绿色建筑的面积每年增长都较快,尤其是2011年以来加速明显。
绿色建筑可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而节地、节水、节材也间接实现了节能,目前,全社会都已普遍了解绿色建筑的重要作用,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已经明确,相关奖励政策已经出台。在这种形势下,行动起来,扎实推进就成了关键。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这种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机构形式,可应对全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时期绿色建筑评价数量的急剧增加、评价专业队伍的快速建设的局面,并为保持发展步调的基本一致打下了基础。
通过对已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几十个项目进行测算,如果每年新增绿色建筑300个,“十二五”期间将节约25.5亿度电,相当于煤87.6万吨,减排CO2229.8万吨,节约水资源0.9亿吨,可再循环材料3.3亿吨。按照规划,“十二五”末期,每年将新建1000个绿色建筑项目,节能减排潜力将更加巨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不高,与常规节能建筑相比,一星级公共建筑平均只增加31元/平方米,三星级住宅建筑增量成本平均不足200元/平方米,而且增量成本可以在2~6年内收回。而我国的建筑设计寿命一般都超过70年,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将节约非常可观的能源资源。
四是保障房建设应该率先实行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目前深圳、厦门及江苏省多个城市已经率先提出将新建的保障房全部建成绿色建筑。到2014年,将要求所有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新建保障房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增长速度非常快,新建保障房建筑面积将达到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的30%以上。如果保障房能够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每年新增1000个绿色建筑的目标是非常容易完成的。
五是实施绿色重点小城镇和绿色村庄示范。2011年启动了首批7个绿色重点小城镇示范,“十二五”期间共将实施100个试点示范。
绿色小城镇要实现“六个一”:一本经过科学编制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机构;一套比较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安全供给水、道路绿化等市政设施等都应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实现;一套三网合一的先进通讯电视网络,三网合一在大城市很难做到,在农村却可以通过多用信息、少用能源的方式相对容易实现;一套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小水电站相融合的新能源供应体系,农村的能源体系需要往清洁的方向改造,但是农村的生物质能源应该保持一定的消费比例,防止商品能源大幅度地挤占农村的生物质能源使用量;一个没有假货的超市,需要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将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扩大内需;一项因地制宜的乡土绿色建筑的实施办法,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推广、新产品的研发和新示范工程的推行。首先要设立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来支撑绿色建筑专项技术的研发;其次要设立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规范研究的专项基金;再次要开展绿色建筑产品的集成和示范,这些都是应该获得中央财政的支持。此外还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加快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覆盖到各个气候区。

绿色建筑是“优质内需”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刺激内需。优良的内需必须尽可能同时符合7个标准:第一,必须有利于节约能源,中央财政不应补贴到不环保的汽车、烘干机或者热水洗碗机,这些都是耗能极高的产品;第二,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第三,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第四,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第五,有利于壮大新兴战略产业;第六,有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七,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
以上七方面都符合了,才有资格享受财政补贴或优惠政策。应该支持什么样的内需,需要有严格的标准,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全部符合这七项标准的优良内需,所以得到中央和省市财政的补贴加以扶持。
我国正处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绿色建筑课题很多,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一方面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另一方面必须克服工业文明的传统模式,即大规模、集中式、单一化和长程循环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多样化示范,再辅之以有力的激励政策,来创造我国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大发展的新局面。绿色建筑最容易集大成,最容易涌现出类拔萃的人才,最容易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最容易使我们的聪明才干脱颖而出,最容易让我们抓住机遇,而机遇永远垂青实干家。
(记者宋明霞采访整理)
新闻背景
一个月来,几十个城市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一些地方不得不关闭建设工地等污染源。我国粗放的建筑生产方式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多年来,我国主要采用现场手工湿作业,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且能耗高、污染严重,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难以保证。由于寿命短而造成建筑垃圾数量剧增,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近四成。
有人感叹,一部建筑技术发展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毁田弃农、污染环境、生态失衡的无奈史。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绿色建筑将大有可为。
绿色建筑作为建设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在中国已经不可逆转,而且发展会越来越快。截至2012年3月,全国已评出37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800多万平方米。
通过对已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79个不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分析,社区绿化率达到38%,平均节能率达到58%,节水率达到15.2%以上,可循环材料达到7.7%。

水资源0.9亿吨,可再循环材料3.3亿吨。按照规划,“十二五”末期,每年将新建1000个绿色建筑项目,节能减排潜力将更加巨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不高,与常规节能建筑相比,一星级公共建筑平均只增加31元/平方米,三星级住宅建筑增量成本平均不足200元/平方米,而且增量成本可以在2~6年内收回。而我国的建筑设计寿命一般都超过70年,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将节约非常可观的能源资源。

四是保障房建设应该率先实行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目前深圳、厦门及江苏省多个城市已经率先提出将新建的保障房全部建成绿色建筑。到2014年,将要求所有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新建保障房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增长速度非常快,新建保障房建筑面积将达到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的30%以上。如果保障房能够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每年新增1000个绿色建筑的目标是非常容易完成的。

五是实施绿色重点小城镇和绿色村庄示范。2011年启动了首批7个绿色重点小城镇示范,“十二五”期间共将实施100个试点示范。

绿色小城镇要实现“六个一”:一本经过科学编制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机构;一套比较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安全供给水、道路绿化等市政设施等都应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实现;一套三网合一的先进通讯电视网络,三网合一在大城市很难做到,在农村却可以通过多用信息、少用能源的方式相对容易实现;一套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小水电站相融合的新能源供应体系,农村的能源体系需要往清洁的方向改造,但是农村的生物质能源应该保持一定的消费比例,防止商品能源大幅度地挤占农村的生物质能源使用量;一个没有假货的超市,需要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将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扩大内需;一项因地制宜的乡土绿色建筑的实施办法,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绿色建筑新技术的推广、新产品的研发和新示范工程的推行。首先要设立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来支撑绿色建筑专项技术的研发;其次要设立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规范研究的专项基金;再次要开展绿色建筑产品的集成和示范,这些都是应该获得中央财政的支持。此外还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加快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覆盖到各个气候区。


绿色建筑是“优质内需”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刺激内需。优良的内需必须尽可能同时符合7个标准:第一,必须有利于节约能源,中央财政不应补贴到不环保的汽车、烘干机或者热水洗碗机,这些都是耗能极高的产品;第二,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第三,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第四,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第五,有利于壮大新兴战略产业;第六,有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七,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

以上七方面都符合了,才有资格享受财政补贴或优惠政策。应该支持什么样的内需,需要有严格的标准,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全部符合这七项标准的优良内需,所以得到中央和省市财政的补贴加以扶持。

我国正处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绿色建筑课题很多,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一方面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另一方面必须克服工业文明的传统模式,即大规模、集中式、单一化和长程循环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多样化示范,再辅之以有力的激励政策,来创造我国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大发展的新局面。绿色建筑最容易集大成,最容易涌现出类拔萃的人才,最容易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最容易使我们的聪明才干脱颖而出,最容易让我们抓住机遇,而机遇永远垂青实干家。

(记者宋明霞采访整理)

新闻背景

一个月来,几十个城市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一些地方不得不关闭建设工地等污染源。我国粗放的建筑生产方式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多年来,我国主要采用现场手工湿作业,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且能耗高、污染严重,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难以保证。由于寿命短而造成建筑垃圾数量剧增,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近四成。

有人感叹,一部建筑技术发展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毁田弃农、污染环境、生态失衡的无奈史。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绿色建筑将大有可为。

绿色建筑作为建设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在中国已经不可逆转,而且发展会越来越快。截至2012年3月,全国已评出37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800多万平方米。

通过对已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79个不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分析,社区绿化率达到38%,平均节能率达到58%,节水率达到15.2%以上,可循环材料达到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