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80|回复: 9

关于Revit的定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0 2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IM思想的推广,确实带来了建筑行业的波澜,但是就国内对BIM的推广而言,或者说对BIM软件的推广,似乎就有那么点变味了。以目前国内的推广来看,似乎更注重了对软件的操作,而并没有对BIM进行所谓的中国特色改革。BIM对中国而言,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幻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23: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xh866 于 2011-12-20 23:52 编辑

    我以个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楼主所提出的问题,BIM要说他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应该是属于把各种建筑的信息进行整合的工作流程,由于有些软件承担了这个整合过程中最重要的中心数据的组织或者说数字信息模型的搭建,所以人们很自然的把某些软件定义为“BIM软件”,而后又有一些工具可以参与到这个全新流程中去完成某些工作,就又有很多软件也被称之为“BIM软件”。而就现在而言,在对BIM的态度上表现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以学生和众多设计新人为主,他们认为“BIM”是一件让自己改变命运或改变职场地位的“盖世神功”,认为只要学会了所谓的“BIM”,就能在职场中因拥有这一特殊技能而走得更好,就能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
    对于这一种人,我要提醒的是,“BIM”是先进的,但它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工作方法,任何脱离专业或行业本职的理念或方法,都是没有生命力和生存空间的,专业和行业技术是最关键的,在盲目崇拜新技术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了本职技能的提高,而且在你的专业知识和积累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会存在的问题也是你不能预想到的,所以一定不要盲目!
    第二种是以在建筑的各个阶段有一定工作经验甚至取得了一定的甚至相当的成就的成熟的工程技术人员,这类人因为在专业领域有了一定的成就,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专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认识,他们习惯了现有的工作方法,而且对现有的工作方法还有着很深甚至很好的运作的思路,在现行的工作方式来说,他们已经相当成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往往不大容易去接受一个新的工作方式,况且这个新的方式在当前的市场运作机制下,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新的增长点,加之操作方式也存在一些复杂性,因此他们通常会以“没有必要”这种心态来对待“BIM”。
    对于这类人,也不是我说这么几句废话就能让人改变思想的,只有在他的环境中发生一些特定的能让他自身感触到时代的变化技术的提升才能改变他们固有的观念了。
    第三类是较少的专业技术成熟,思想解放,对待新技术新观念新理念有敏感的嗅觉和理性的思维的少数有前瞻眼光的人,他们不盲目的把“BIM”当成炒作的理念,也不是一概而论的认为它不行,而是分析“BIM”理念以及现有的技术条件采用这种方法优势在哪里,存在哪些弊端,因项目不同,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认为“BIM”和传统方法各有市场。
    他们是“BIM”推广的中坚力量,为什么说他们是““BIM”推广的中坚力量”?是因为有他们的理性对待和不断探索,才让“BIM”这一理念能切实运用到工作中,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为后来再来学习这一新方法新理念的人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在现在的各工作环节中,总结一下,BIM也三种形式存在:
    第一种是对BIM有明晰的认识,并且有一整套从近期到长远的BIM实施或运作的策略,他们不会盲目的用一些建模人员来拼凑自己的所谓BIM团队,因为对BIM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一种改变的工作方式和项目动作流程),所以都是以专业技术人员用BIM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为标准(个人理解,也许表述不太准确)。这种工作团队,往往以上面的第三种人为工作核心或精神核心。
    第二种对BIM有着相当积极的反应,但他们积极反应动因并不完全一样,有对BIM的未来有乐观且相对准确认识的,但对于实施分工的时候,似乎有些急功近利,也或许是对成熟技术人员的学习BIM积极性持消极态度造成的;也有因为BIM这个概念炒得火,希望以BIM这个概念提高自己所谓竞争力的,但他们的项目操作中的方式都几乎是相同的,由专业技术人员做专业相关的工作,再以这个工作成果为基础,由所谓的BIM团队或人员把相应的工作成果“翻成”“BIM版”的。
    第三种就是对BIM反应太过于冷淡,或是根本不去关心这些方面的资讯,或是对这种新的理念并不看好,或是认为现有的传统工作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工作需求,或是因为没有找到BIM在实际项目中的操作的思路而放弃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谈点个人的看法,我觉得,BIM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以尽可能精准的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实现建筑各阶段(规划、设计、营造、运维即所谓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提高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减少信息输入的节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并满足建筑相关不同身份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对建筑的直观认识,不管你使用什么工具,只要最终能实现与中心数据文件信息联动,工作与各相关环节协同,不一定是人们常说的什么BIM软件。
    因为它只是一种工作方法,所以如果一旦脱离了专业本身,它所提出的理念也就不存在了,它应该是更好的为专业技术服务,用BIM的理念或方法让专业知识更好完成工作任务甚至拓展工作内含。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1 02: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1 0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BIM应该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个平台。在规划、设计阶段能够协同工作,在营造、运营、拆除阶段也能协同作业,共享建筑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2: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xxh866 发表于 2011-12-20 23:50
我以个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楼主所提出的问题,BIM要说他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应该是属 ...

赞一个  说的相当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11: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了解的人会懂得: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用于BIM,不是所有的业主都需要BIM, 敢于说不的人,才敢在真正需要的项目中说:没我不行!BIM 是本建筑武林秘籍,软件只是目录,专业才真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6: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vip_ly0701 发表于 2011-12-22 11:03
真正了解的人会懂得: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用于BIM,不是所有的业主都需要BIM, 敢于说不的人,才敢在真正需要 ...

嗯  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1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兄高见,在这个浮躁喧嚣的行业现状中难得清晰的动机分析。 诸位看官请热情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资金,新技术无从谈起,但目前新技术却成了国内赚钱的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